AI导读:

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中国文化深度融入世界。春节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更成为全球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推动世界文明更加平等、科学与和谐发展。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中国悠久文化传统的肯定,也标志着春节文化正式成为全球共享的经典文化遗产。

春节,这一富含家国情怀的节日,不仅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生动的象征。其成功入选人类非遗名录,意味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在海外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深度融入,也标志着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春节文化的经典化,离不开其大众化基础。最经典的文化产品往往都是最大众化的,它们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春节文化亦是如此,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更成为了全球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正如清风明月般,为世界人民所共享,成为大众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春节“入遗”成功,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世界责任。中国不仅要继续保护春节文化,还要携手世界各国,推动更多中国文化遗产实现经典化。未来,中国将更科学地提供文旅服务,引导中国文化全方位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文化。

对于世界而言,春节文化的入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春节所体现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享愿望,具有超越国界的共同价值。这一事件将启发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主动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世界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交流互鉴已成为常态。虽然每一处文化遗产都属于某一具体国家、位于某一国家的某一具体区域,但其精神遗产却属于全世界。因此,民族文化遗产的国际化是必然之路。研究者、传承者需保持开放意识,抓住机遇,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遗产共同点亮人类未来的道路。

春节“入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更是对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典型案例。它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有助于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和世界文化共同体自觉,推动世界文明更加平等、科学与和谐发展。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孙宜学;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