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性作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助力能源转型。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这一关键词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其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规定,要推进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新型储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正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装机规模首次突破了7000万千瓦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也预示着未来该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家能源局在1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详细介绍了2024年新型储能的发展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这一数字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了超过130%。同时,平均储能时长也达到了2.3小时,较去年底增加了约0.2小时。

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的持续提升,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有效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消纳,为顶峰保供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支撑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宁夏。同时,河北、浙江、甘肃、广东、湖南、广西、河南、安徽、湖北、贵州等10个省区的装机规模也超过了200万千瓦。华北地区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上领先全国,占比达到30.1%,西北地区占比25.4%,华东地区占比16.9%,华中地区占比14.7%,南方地区占比12.4%,而东北地区则占比0.5%。

从单站装机规模来看,新型储能电站正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的趋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的装机占比达到了62.3%,较去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1万—10万千瓦项目的装机占比为32.8%;不足1万千瓦项目的装机占比为4.9%。

在储能时长方面,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的数量逐步增加,装机占比达到了15.4%,较去年底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2—4小时项目的装机占比为71.2%;不足2小时项目的装机占比为13.4%。

边广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性作用,有力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消纳,服务了“双碳”战略的实施,这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时,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也全方位带动了产业创新、扩大内需、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具体而言,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已培育出众多创新型企业,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

此外,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还逐步带动了国内需求的扩大,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新型储能布局灵活、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广泛,“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直接带动了项目投资近两千亿元,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新“引擎”。

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有84所高校设立了储能本科专业,整合优质力量建设了7个储能“产教融合”平台,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才。

在国际合作方面,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也助推了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新型储能技术总体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国企业为全球提供了性能优质的储能产品,促进了对外贸易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边广琦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能源局将认真总结前阶段新型储能的发展经验,系统谋划“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的发展蓝图。同时,将加大力度推动新型储能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进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新型储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