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动向,包括财政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发改委重点推进“两重”建设、住建部加速推行现房销售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平台经济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本刊记者杨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指引下,近期,我国各部委纷纷召开会议,不仅总结2024年的工作成效,更积极谋划2025年的工作重点。社会各界对即将展开的新一年经济工作充满期待。

随着新年的到来,民众普遍关注财政部的资金使用计划、国家发改委的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以及楼市政策的新动向。这些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更与每个家庭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重大课题。

财政部: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要求“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那么,财政政策将如何体现这一“更加积极”的导向呢?

在1月10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从提高赤字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的保障,以及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央行行长潘功胜也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将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指出,要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必须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他强调,提高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是增加消费的基础,只有形成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进一步增加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显著提升消费水平。

余永定还建议,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提高赤字率,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必要资金,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货币政策也应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

国家发改委:“两重”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2025年,“两重”建设(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将继续作为国家发改委的工作重点。

国家发改委在1月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同时,要加强软硬结合,加快工作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余永定认为,“两重”建设项目主要涵盖城市管网改造建设、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他强调,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范围,应理解得更广一些,凡是“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的项目”都可以归入基础设施范畴。

余永定还指出,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直接弥补总需求不足,还能创造“挤入效应”,带动制造业投资、民间资本投资,进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住建部:加速推进现房销售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现房销售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2024年以来,多地已出台现房销售相关文件,明确将向现房销售逐步过渡。

在2024年12月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这一举措旨在保护购房者利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推进现房销售的同时,应取消限购政策,恢复市场化的本质特征。同时,要加强住房销售环节的监管,保护好购房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也表示,目前房屋销售比较困难,市场自身已将期房销售淘汰。他预计,未来老百姓还房贷的利率还会进一步下降,这将有助于减轻民众负担。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促进平台经济互利共赢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将平台经济作为监管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强化反垄断执法,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并着力整治利用平台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

苏剑对此表示认同,并强调应关注平台经济中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平台经济将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平台经济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从业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本文总结了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动向,包括财政政策、重点项目建设、楼市政策以及平台经济监管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