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将持续引导保险资金加大股市投资力度,目前投资总额已超4.4万亿元。六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务实举措,旨在减少短期波动,增强长期发展韧性。

新华财经北京1月23日电(记者张斯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于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金融监管总局正持续引导保险资金加大股市投资力度。截至目前,保险资金在股票和权益类基金上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4万亿元大关。

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提供了多项务实举措。

该实施方案旨在从机制层面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重点对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投资政策和长周期考核机制进行了升级,旨在消除入市过程中的障碍。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以及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规定清晰地表明了政策导向,旨在将保险资金培育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并充分发挥其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优势,以实现跨周期投资布局。政策为此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首次对长周期考核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有利于有效缓解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中长期资金,如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和公募基金等,因其投资期限较长、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特点,被视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回顾过去,我国金融部门已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例如,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了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和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等举措。同年9月,中央金融办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则强调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以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

保险资金以其来源稳定、规模大、偿付周期长的特点,成为典型的“投资长钱”。专家指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实施长周期考核是推动保险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中长期投资的重要举措。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中长期投资资金的参与,以减少短期波动,增强长期发展韧性。

肖远企进一步指出,从保险资金运用来看,资本市场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是主要投资方向。目前,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达到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合计21%。这充分反映了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在投资长期方面的优势和决心。他强调,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加大股票投资是当前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一个优选策略。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2024年险资举牌次数高达20次,举牌次数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来新高。其中,新华保险在2024年11月举牌上海医药、国药股份后,再次举牌海通证券H股,这是险资时隔五年再次举牌券商股。

人保资产公司表示,实施方案中对保险、社保、养老和企业年金的长周期考核首次做出明确规定,这将有利于引导这些资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同时,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和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也将有利于整体权益投资规模的扩大。此外,实施方案还首次允许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新华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的堵点卡点问题,为险资服务国家战略和资本市场指明了方向。新华保险将基于专业判断精选投资标的,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丰富的策略、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监管部门要求,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业内普遍认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是养老金入市的基础,而养老金作为长线资金和耐心资本,能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允许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有助于优质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实现更快发展。同时,推动养老金入市还能促进融资结构转变,更好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