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推进药品追溯码应用,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AI导读:
国家医保局近日介绍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情况,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种类达24.7万余种,已累计采集追溯信息158.06亿条。药品追溯码的使用有助于精准打击违法行为,提升药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医药产业发展赋能。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韩璐)近日,国家医保局举办了一场关于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的发布会。会上,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透露,当前我国医保药品种类已达24.7万余种,据初步统计,年产量高达约600亿盒。这些药品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平均需历经3至5个流通环节,每一环节均会生成追溯信息。
药品追溯码,这一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标识,犹如药品的“身份证”,自药品生产之初便伴随其左右,成为药品身份的重要信息标志。
追溯码制度由国家药监局于2006年启动,历经近二十载的发展,该体系已趋于成熟,为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国家医保药品追溯信息158.06亿条,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了88.09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率高达94.7%。目前,国家医保局正联合人社、卫健、药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文件,旨在协同推进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工伤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力争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全面采集与扫码。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演示药品追溯码使用时表示:“通过扫描追溯码,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该药品最近3次的销售信息,销售地点分别位于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福建厦门。”若药品在流通过程中追溯码重复出现,则可能意味着该药品为“回流药”、假药或被串换销售。回流药,即不法分子通过医保报销渠道获取药品后,经过非法转手,以低买高卖的方式再次进入市场,由于储存和流通环节缺乏保障,存在极大质量隐患。
自2025年1月16日起,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轻松查询药品相关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精准打击“回流药”、假药及药品被串换销售等违法行为,还使相关部门能够实时动态掌握药品耗材的生产、配送、零售等各环节信息。在自愿互惠的原则下,若生产企业上传数据,医保部门也将向其批量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全链条追溯信息,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付超奇强调,全链条追溯信息对生产企业而言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这些信息,生产企业能够清晰了解产品流向,实现精细化的渠道管理。这些数据背后,支撑着我国一年高达2.9万亿元的医药产业产值。它们构成了医药产业的全息地图,不仅服务于医药产业本身,还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在数据时代能够发挥巨大作用,推动医药企业、商业保险、AI+医疗、供应链金融产品、区块链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同样表示,追溯码在患者层面能够识别假药、回流药,提高药品召回事件的处理效率,保障用药安全。同时,药品耗材追溯还能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形象,助力企业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有利于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助力创新药研发,为医药行业发展赋能。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