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券商再融资态度愈发审慎,多家券商主动终止配股或定增计划,转向发债融资。监管要求券商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和时机,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促进证券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重资本业务对券商资本金的消耗加速,促使上市券商频繁通过再融资方式“补血”。然而,随着监管部门倡导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多家上市券商主动终止配股或定增计划,部分则选择等待再融资计划自动失效。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券商审慎对待再融资,是积极响应监管导向的体现,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并体现对市场负责的态度,聚焦主业,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3月18日晚,浙商证券公告显示,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决议已自动失效,未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2023年以来,成功实施定增计划的券商寥寥无几,而国海证券是其中的佼佼者,募资31.92亿元,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

此外,中原证券、华鑫股份等多家券商也主动终止了定增计划。配股方面,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券商的配股计划也相继失效或终止。

尽管仍有部分券商的定增事项在推进中,但多数更加注重契合监管导向,对募集资金投向等信息进行了补充说明。Wind资讯数据显示,包括国联证券、财达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的定增进度停留在股东大会通过阶段。

在再融资审慎的背景下,多家券商转向发债融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已通过发债融资超过2400亿元。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还通过子公司在境外市场发行中期票据。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表示,债券融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发行程序便捷高效,成为当前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渠道。监管要求券商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和时机,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而债券融资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券商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