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3年证券行业定增活动遇冷,粤开证券与国海证券成功完成定增但规模大幅缩减,多家券商终止再融资计划,部分仍在路上的券商已调整募资方案聚焦主业。

在当前资本市场对股权融资实施全面收紧策略,特别是证券行业股权融资近乎停滞的大环境下,2023年证券公司的定增活动显得格外冷清,仅有粤开证券与国海证券两家成功完成定增。

去年9月,粤开证券发布了新版股票定向发行说明书,明确了新增的3名机构投资者,并与在册股东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道,以每股1.65元的价格认购了2.58亿股,总计融资4.2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融资规模相较于最初的150亿元计划,已大幅缩减。两个月后,粤开证券公布定增认购结果,实际募集资金为3.24亿元,较预期少了1.02亿元。

紧接着,去年11月,国海证券也成功落地定增,募资总额为31.92亿元,但同样远低于最初的计划。

回顾去年下半年,华泰证券、中原证券以及华鑫证券母公司华鑫股份等多家证券公司纷纷终止了再融资计划,市场寒意逼人。

目前,仍有天风证券、财达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中泰证券等5家券商的定增计划正在进行中,前路未卜。

面对再融资市场的审慎态势,为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关于券商再融资的倡导,财达证券、国联证券、南京证券、中泰证券等4家券商已相继调整其定增方案,将募资重点从过去的重资本业务转向聚焦主业,并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以国联证券为例,其募资额已从70亿元削减至50亿元,自营业务投入从40亿元减少至35亿元,两融等信用业务的募投规模更是大幅削减至5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