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官宣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2024年GDP同比增长5.0%,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个中心建设取得多项指标突破,民生数据总体稳定。

在近期召开的上海两会上,上海正式宣布其城市经济规模已迈入5万亿元的新纪元,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1月22日,上海市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揭示了更为详尽的数据。据统计,2024年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3926.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9.70亿元,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37.57亿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42189.44亿元,同比增长5.7%。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51404.47亿元。

上海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指出,2024年上海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和新产业持续壮大,民生保障进一步得到加强,积极因素不断累积,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上海2024年的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元,GDP继续稳居全国城市之首。从生产角度看,上海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显著。2024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其中工业增速在第四季度明显提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幅较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在工业领域,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体增长迅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8%、3.3%和7.1%。此外,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产业也分别实现了7.1%和5.1%的增长。部分工业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7.2%,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1.3%。

2024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对上海经济的贡献最大,占比提高至78.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3.02亿元,增长19.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062.33亿元,增长12.9%;金融业增加值8072.73亿元,增长7.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4626.27亿元,增长6.4%。

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的重要使命。2024年,上海在这五个中心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多项指标的突破。

作为国际经济中心,上海不仅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运行活力也不断增强。总部经济持续集聚,2024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民营经济也展现出强劲活力,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全市工业3.3个百分点。

在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上海的创新策源功能不断增强。2024年,上海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实施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200.7亿元,同比增长7.2%。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交易额持续增长。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达到3650.30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额分别增长了13.1%、25.0%和43.4%。此外,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相继成立,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782家。

在国际贸易中心方面,上海的外贸再创新高。2024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超过11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城市首位。第七届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吸引了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800.1亿美元。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3万国际标准箱,连续15年位列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吞吐量超过5000万国际标准箱的世界大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量达3169.1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5%。

民生数据保持稳定

202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还公布了民生相关数据。据统计,2024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2%。

2024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366元,同比增长4.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此外,2024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