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等举措,旨在推动县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乡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该规划着重强调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规划明确指出,将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旨在通过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确保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全面覆盖所有常住人口。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的城镇化水平,还能有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规划提出了依法维护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的要求,并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机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人才、技术等要素规范有序地向乡村流动。这将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在县域内,规划要求一体推进城镇和乡村的规划、建设和治理,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为了支持中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县城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将乡镇打造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同时,规划还强调要推动县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以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这将有助于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引导县域产业的集聚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