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权益,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县域产业协同发展,以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础,构建县域经济体系。

证券时报网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联合发布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这一纲领性文件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描绘了宏伟蓝图。规划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旨在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人口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将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确保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到全部常住人口,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切实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规范有序地向乡村流动,以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在县域层面,规划要求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一体推进城镇和乡村的规划、建设和治理工作。通过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推动县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将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同时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引导县域产业集聚发展,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此规划的出台,不仅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乡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