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允许农户灵活利用住房资源,优先保障乡村用地需求,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南方财经1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联合发布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这一纲领性文件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旨在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具体而言,规划强调要加快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一举措将为农户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允许他们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灵活利用自身合法拥有的住房资源,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并优先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用地需求。为确保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分配机制。省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将至少安排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门用于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以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设施农业用地保障政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也将统筹安排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确保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在城乡建设用地方面,规划提出规范有序稳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将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我国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乡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文章来源:南方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