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券商因定增项目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包括东吴证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再融资业务已成为风险业务,保荐机构需为真实性和合规运作背书,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未来,再融资的收费和投入可能会有所增加。

又一家券商因定增项目违规被立案调查。4月16日晚间,东吴证券发布公告称,因涉嫌在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已是近期第四家因定增项目出事的券商,中信、海通也因定增项目被立案,华西证券更是因定增项目将被暂停保荐资格6个月。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这可能是监管希望借此规范定增保荐质量,提升投行对定增项目的重视程度。东吴证券在公告中称,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此次东吴证券出事的项目涉及国美通讯和紫鑫药业两家上市公司。紫鑫药业已在去年8月退市摘牌,其最近一次定增是在2016年4月。而国美通讯也发布了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其定增发生在2021年6月。

除东吴证券外,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也因定增项目被立案。4月12日,中核钛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立案。同时,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也因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

连续四家券商在定增项目上出现问题,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再融资业务早已成为红海市场,承揽时必须迎合客户收费低、速度快的要求。由于收费低,保荐机构不会像IPO那样派出强大的执行团队,导致尽职调查可能不够充分。此外,上市公司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已经披露过,再融资项目对财务真实性的尽职调查往往依赖历史上的审计报告,这也增加了保荐机构的风险。

未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可能会成为风险业务,保荐机构需要为真实性和合规运作背书,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再融资的收费可能会有所上涨,保荐机构的投入也会有所增加。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内容有所扩充,以便提供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