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国补”新政实施第三天:国产品牌销售受提振,外资品牌积极应对
AI导读: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首次纳入“国补”第三天,记者走访发现,国产品牌因大量机型符合条件,销售受新政提振明显,而外资品牌则积极应对,争取分得“国补”红利。业内专家呼吁取消手机价格上限设定,激发市场潜力。
1月22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被首次纳入“国补”政策的第三天,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线下零售店铺,发现消费者与商家对“国补”新政既表现出欣喜之情,也反映出一些政策未能充分满足的需求。
在虹口区的瑞虹天地太阳宫购物中心,苹果、华为、荣耀、三星、OPPO等品牌手机专卖店纷纷在显眼位置张贴了宣传“国补”政策的海报。尽管是工作日,各专卖店内仍不乏顾客的身影,新政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初显。
本次“国补”新政特别将符合条件的手机价位限定在6000元以内。记者观察到,由于华为、荣耀、OPPO等国产品牌拥有大量价格在6000元以下的机型,因此这些品牌的销售受到新政的显著提振。华为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工作日,店内已售出多台手机,销售情况远超往常。
华为Mate 70手机成为热销款式,12GB+256GB版本原价5499元,享受500元补贴后降至4999元;12GB+512GB版本原价5999元,补贴后降至5499元,消费者对此反响热烈。在荣耀专卖店,尽管“国补”POS机尚未正式接入系统,但已有不少消费者咨询并加入企业微信,对荣耀Magic7 Pro(16GB+512GB)等机型表现出浓厚兴趣。
相比之下,外资品牌因普遍定位高端,能够符合6000元“大关”的型号较少。例如,苹果手机虽在新政实施后价格有所下调,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低价苹果手机在线下门店并不多见。目前,店内主打的6000元以下苹果手机为iPhone 16(128GB),售价为5199元,补贴后价格为4699元。
然而,仍有外资品牌积极应对,争取“国补”红利。在三星专卖店,能进入“国补”6000元门槛以内的型号相对较多,但近年来热门的折叠机因价位较高,未能纳入补贴范围。为了应对“国补”带来的消费热潮,品牌方推出了从300元至1200元不等的优惠措施,消费者在享受优惠后,仍可叠加“国补”。
以Galaxy S24(12GB+256GB)为例,原价5999元,享受900元限时优惠后,建议促销价降至5099元,再扣除500元国补,最终售价仅为4599元。对于原价6999元的S24+(12GB+256GB),尽管无法享受国补,但品牌方和经销商共同推出了高达1800元的补贴,最终消费者仅需5199元即可购得。
面对“国补”新政带来的市场变化,业内专家指出,3C数码产品遵循“摩尔定律”,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存储更大、像素更高的产品。因此,专家呼吁在维持500元补贴上限的前提下,考虑取消手机价格上限的设定,以激发更大的市场潜力,并推动手机企业加强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