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4年商务经济成就显著,2025年展望高水平对外开放
AI导读:
浙江省2024年商务经济运行保持向好态势,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对外直接投资额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浙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消费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2025年,浙江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全力促消费、稳外贸、优外资、强平台。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蓝伊旎 高钰)22日,浙江省商务厅隆重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深入总结并展望了浙江省在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与宏伟蓝图。据会议透露,2024年,浙江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加速构建高能级开放强省,商务经济整体运行态势持续向好。
在具体数据上,浙江省2024年出口总额达到了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稳居全国第二的领先地位;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52.7亿美元,规模跃升至全国第三;对外直接投资额则达到171.4亿美元,同样位居全国第二。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浙江省在国际贸易和外资吸引方面的强劲实力。
浙江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亦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浙江成功构筑起新时代新征程上高能级开放强省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对外开放工作体系的全方位迭代进阶。同时,浙江还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并出台了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为浙江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1月22日,浙江省商务厅工作会议盛况。主办方供图
在促进消费方面,浙江省同样不遗余力。过去一年,浙江率先出台了省级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支持举措,成功带动消费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同时,浙江还大力创新消费场景,新认定了26个省级高品质消费集聚区,累计建成了16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2006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此外,浙江还举办了“金秋购物节”“味美浙江”“浙夜好生活”“双品网购节”等“浙里来消费”品牌活动共计2000余场,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消费活力。
在多重举措的推动下,2024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网络零售额则达到了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浙江省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对外贸易方面,浙江省同样表现出色。过去一年,浙江积极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共组织了4030个团组、联动2.1万家次企业参与国际展览。同时,浙江还大力培育保税区外维修业务、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落户了浙江首个国家百亿级大基金,并推进了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努力共同推动了浙江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
2024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其中,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5.3%,继续稳居全国第二。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也分别实现了24.5%和14.5%的同比增长。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浙江省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强劲实力和广阔前景。
在吸引外资方面,浙江省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浙江认定了第二批省级外资研发中心35家,组织了397个境内外招商团组,举办了1500余场招商活动。同时,浙江还深化了与中东主权基金的合作,成功招引落地了盈德控股、零跑、极氪等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4个。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浙江省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浙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促进开放平台扩容提质方面,浙江省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浙江出台了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的30条举措,并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数贸会,吸引了1546家企业线下参展。同时,浙江还有3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前十,综合保税区国家考核A类单位新增2家。此外,浙江自贸试验区还新增了57项省级优秀制度创新案例,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数量也同比增长了10.0%。
展望未来,浙江省将继续聚焦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重点合作地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同时,浙江还将继续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在2024年,浙江已经累计建设了20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并举办了8场“丝路护航”活动。此外,浙江还将在匈牙利、埃及等地举办合作交流会,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5年的到来,浙江省将继续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战略目标。浙江将统筹改革和开放、统筹“硬件”和“软件”、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内贸和外贸、统筹开放和安全等多个方面,全力促消费、稳外贸、优外资、强平台。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浙江将不断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汇聚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消费方面,浙江省将继续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并加强高品质消费集聚区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浙江还将引导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特色商业街等创新运营模式、融合多元业态,提升夜间经济规模和效益。此外,浙江还将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并积极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会展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等消费热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