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2024年Q4持仓动向深度解析
AI导读:
本文深度解析了主动权益基金2024年Q4的持仓动向,包括仓位调整、风格切换、行业配置变化及与北上资金的共识与分歧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01
主动权益基金Q4仓位微调,港股与科创板获青睐
进入2024年第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微降至83.4%,较第三季度减少0.2个百分点。在资产配置结构上,港股与科创板的持仓占比分别上升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港股的持续增配,主要得益于其相对全球股市的估值优势及盈利能力的逐步改善,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推动。而科创板则因其‘硬科技’属性,特别是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的吸引力,成为基金经理们的重点布局对象。
02
风险偏好回升,持股集中度略有下降
Q4期间,主动权益基金持仓中‘PB>5倍’的市值占比继续上升,显示出公募基金风险偏好的稳步回升,这得益于增量政策的连续出台和市场预期的积极转变。同时,持股集中度在经历了连续三个季度的上升后,本季度略有回落,反映出基金经理们在重仓股选择上出现了分化。
03
风格切换:制造、TMT、消费成增配重点
从大类风格来看,Q4期间主动权益基金主要增配了制造、TMT和消费板块,同时减配了周期、医药和金融地产。截至Q4末,TMT、制造和消费板块合计占比达到70%,成为基金持仓的‘压舱石’。从历史分位数来看,TMT和制造的持仓均处于历史高位,而医药、金融地产和消费的持仓则处于较低水平。
04
行业配置调整:电子、电力设备获增配
从行业维度分析,Q4期间主动权益基金重点增配了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同时减配了房地产和煤炭等行业。在电力设备行业中,风电和电池成为加仓重点,受益于行业基本面困境反转的预期。而在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成为加仓对象,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自主可控主线的凸显。
05
公募青睐但配置低位:大消费等方向显现机会
综合考虑主动权益基金相对A股的超配比例及其历史分位数,可以发现公募超配且配置水位较高的方向主要是成长类行业,尤其是通信行业。而公募低配但位于历史低位的方向则包括地产、计算机和传媒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大消费行业虽然被公募超配,但配置水位仍处于历史低位,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06
与北上资金共识与分歧并存
在行业配置上,主动权益基金与北上资金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共识方面,两者均明显增配了电力设备、建筑材料、传媒和计算机等行业,同时减配了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和煤炭等行业。分歧方面,主动权益基金增配了零售、电子和轻工等行业,而北上资金则增配了通信、地产和非银等行业。
07
港股配置新动向:资讯科技业成重仓
在港股配置上,主动权益基金Q4期间大幅增加了对资讯科技业的持仓,占比抬升6.3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重仓方向。这主要得益于港股科技板块在2024年的利润韧性和AI浪潮的推动,部分科技龙头有望通过加大投入实现AI应用方面的突破。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主动权益基金2024年Q4持仓动向深度解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