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市公司分红呈现五大新变化,包括分红覆盖率大幅提升、稳定分红彰显投资价值、中期分红频次与金额双创新高、绩优龙头股分红意愿强烈以及分红夯实价值投资基石。这些变化反映了沪市公司在治理结构、盈利模式及投资者回报意识方面的重大转变。

央广资本眼1月22日北京报道(记者孙汝祥)自2024年起,新“国九条”政策明确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这一举措促使顶层制度设计、监管导向、公司意识及投资氛围均向“投资者本位”理念转变。在此背景下,沪市公司的分红状况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分红主体增多、频率加快、力度加大、节点明确、方式多样。

记者深入分析了2021年以来沪市公司的分红趋势,发现沪市分红出现了五大显著变化。

分红覆盖率大幅提升

2023年,沪市共有1703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总额约1.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与2021年和2022年相比,分红公司数量增长了9%。从覆盖率来看,近三年符合法定分红条件且盈利(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占比分别为81%、85%、95%,分红覆盖面显著扩大。这一变化凸显了沪市公司在治理结构、盈利模式及投资者回报意识方面的重大转变。

稳定分红彰显投资价值

2023年,沪市有1258家公司连续三年实施分红,较三年前增长了约40%,占沪市公司总数的55%。这表明多数沪市公司已形成稳定且持续的分红文化。据统计,805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过30%,145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过50%。稳定分红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此外,沪市公司已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现金分红机制,不少公司规划未来分红比例不低于30%,甚至50%。例如,中国神华计划2025—2027年度分红比例不少于65%。

中期分红频次与金额双创新高

2024年度,沪市中期分红呈现爆发式增长,约504家公司实施分红,分红金额高达5800亿元,家次和金额分别是前三年总和的2.2倍和1.2倍。多家大型银行及能源企业首次或时隔多年后再次派发中期股息。在政策推动及经济稳定的背景下,沪市公司分红有望贯穿全年。2024年,已有24家公司进行多次分红,春节前分红已成为新趋势,预计2025年春节前将有约160家公司实施分红,派息金额超3000亿元。

绩优龙头股分红意愿强烈

近三年来,沪市公司分红质量显著提升,分红与盈利的匹配度更高。2023年沪市分红金额较2021年增长23%,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40.42%。绩优股、龙头股公司的高分红特征尤为突出。上证50、180指数公司2024年中期分红金额分别占沪市分红总额的63%、91%。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等行业2024年中期分红金额合计高达4123.16亿元。

分红夯实价值投资基石

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投资者愈发关注企业中长期为股东创造回报的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沪市中有186家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不低于3%,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等行业;45家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超过5%。高股息公司的股价表现远超同期沪市平均水平,凸显了市场理性投资的回归。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回报投资者的理念,助力形成投资、分红、发展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央广资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