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引导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方案提出更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强化考核激励机制、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等措施,以促进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近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一项重要方案,由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大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出炉。该方案旨在引导并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携手打造全国社保基金、保险、年金、理财等“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消除障碍,确保资本市场拥有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固源泉。

中长期资金被视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政策的部署与投资者的期待不谋而合。近年来,监管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已达到14.5万亿元,与2019年初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其在A股流通市值中的占比也从17%跃升至22.2%。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在长周期考核机制、制度衔接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因此,如何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的稳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变得尤为迫切。

为破解这一难题,《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它不仅提高了资金‘愿意来’的积极性,还设计了资金‘留得住’的制度框架,并全力营造资金‘发展得好’的生态格局。

为了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提出,要更大力度地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长钱更多’的制度环境。具体举措包括壮大社保基金、保险、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拓展其资金运用的空间,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丰富中长期资金可投资的资产类别,提升长期投资的灵活度,为更多有意愿、有实力的‘长钱’开辟入市渠道。

同时,《方案》还强调用好考核指挥棒,强化‘长钱更长’的激励机制。目前,长期资金的投资绩效考核周期多以中短期为主,这导致机构投资者在面对考核目标和业绩排名压力时,不得不寻求短期的投资收益,从而难以真正落实长期投资理念。因此,《方案》提出要从考核端建立更长期的业绩导向,纠正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引导其成为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

此外,《方案》还提出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培育‘回报更优’的市场文化。提高资本市场的可投性是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为此,监管部门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业绩、增强投资者回报以及推动并购重组等多方面入手,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同时,突出全链条监管,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参与优质企业的成长。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以促进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全面强化。

当前,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一二级市场中长期资金的投资矩阵也日渐形成。可以预见,随着实施层面的不断推进,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中长期资金将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的发展也将更为平衡,资本市场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