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再创佳绩,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并进
AI导读: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再创佳绩,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与电动化有机融合,中国品牌乘用车加速向高端市场迈进。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出口量实现较快增长。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这一成绩标志着我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辆大关,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产销数据再攀高峰
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不仅体现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供应链的不断完善,也彰显了我国汽车产业在结构调整、韧性与活力方面的显著增强。2024年11月14日,武汉东风汽车云峰工厂内,一辆粉色岚图知音SUV缓缓驶下生产线,同时,10家新能源车企新车下线的视频同步播放,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
在全球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第一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自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已达40.9%,较2023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
此外,2024年我国乘用车产销也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97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2%,较上年上升9.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品牌乘用车正加速向高端市场迈进,2024年国内生产的高端乘用车销量达到473.8万辆,同比增长2.3%。
在出口方面,尽管面临欧美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等外部压力,但我国汽车出口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拉动汽车产销总量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特别是长续航插电混动和增程技术产品,得到了海外用户的广泛认可,插混汽车出口量达到29.7万辆,同比增长1.9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尽管2024年上半年汽车产销整体不旺,面临库存高、消费弱的困难,但伴随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各地补贴政策落地见效以及企业促销活动热度不减,车市消费活力逐渐被激发。特别是三季度以来,随着政策加力,终端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四季度延续向好态势,全年产销量稳中向好。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
更令人振奋的是,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蔚来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的正式上市,标志着我国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型问世。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变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我国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变速箱和集成式增程器全面进入市场,技术水平、节能效率不断取得新突破。
同时,电动化推动了智能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有机融合,加速了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上的普及应用。L2级自动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配置率创新高,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速落地,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商业化试点运营。
深蓝汽车作为年轻品牌,在研发投入方面不遗余力。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表示,目前深蓝汽车研发人员占比高达67%,授权专利1600余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新一代电动汽车和最新汽车技术大多在中国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中国推出的汽车产品中率先实现应用。
“借船”扬帆出海拓市场
在国际化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何小鹏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小鹏汽车在欧洲迎来第1万辆交付,成为首家在欧洲市场交付达成1万辆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2025年长安汽车将深入布局东南亚、中南美、中东非等区域市场,导入8款产品,并全面加强海外合作,在海外新建经营主体、物流节点、物流线路和渠道触点。
然而,在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相较于2023年出现了明显减缓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认为,未来车企应把更多精力放在海外建厂上,以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提出,“借船”出海应该是最有效的路径,即充分借助国外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力量“走出去”,中国企业之间也要结伴出海。
在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以及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等有利因素影响下,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业内专家对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链接及内容保持不变)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