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外资巨头对2025年中国市场投资前景发表观点,认为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投资潜力强劲。A股市场保持乐观,科技板块受关注。债市将继续在宽松政策支撑下稳健运行。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日,多家外资巨头针对2025年中国市场的投资前景发表了深度见解。尽管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多数机构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潜力,认为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在股市方面,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在近期的一次媒体分享会上,对2025年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展望。他指出,尽管全球市场充满挑战与机遇,但A股市场仍是他最为看好的投资方向之一。神玉飞强调,中国上市公司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尤其是最新公布的出口数据表现尤为亮眼。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这些出色的宏观数据背后,是众多微观层面企业通过卓越努力应对困境的真实写照。因此,他对A股市场的未来保持乐观态度。

就投资方向而言,神玉飞特别提到,科技板块作为全球投资的重要趋势,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此外,从确定性角度出发,他认为红利策略有望继续受到市场青睐。尽管传统消费板块在复苏过程中仍需时日,但他依然看好消费领域的边际改善,特别是以情绪消费为代表的新驱动力所带来的市场机遇。他提到,“尽管传统消费行业在复苏过程中可能面临‘疤痕效应’的挑战,但在新势能的推动下,相关行业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

路博迈基金在复盘2024年下半年政策变化后认为,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是影响本轮股市行情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地产作为国内需求的锚点,其销售面积已低于潜在中枢水平,存在超跌迹象。这反过来也预示着,只要政策方向和力度得当,地产行业有望实现阶段性企稳。基于此,路博迈基金展望2025年认为,在中性预期下,国内经济将在政策支持下缓慢复苏,上半年A股盈利有望迎来小幅回升。

摩根资产管理在分析未来市场走势时指出,市场或将更加聚焦于政策预期及行业供需关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总体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在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之前,银行、能源和国有企业等高股息和防御性股票或表现良好,大型蓝筹股和行业龙头有望吸引持续的资金流入。此外,市场供需关系处于较高景气度的行业板块,如人工智能产业链、TMT(科技、媒体、通信)、锂电、化工和航运等行业,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超额收益的机会。

在债市方面,2024年中国债市在宽松货币政策和经济修复的背景下呈现出震荡走牛的行情。展望2025年,贝莱德基金首席固收投资官刘鑫认为,债市将继续在宽松政策的支撑下保持稳健运行。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调整,但其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在利率债方面,刘鑫预计受宽松货币政策和温和通胀的驱动,2025年上半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继续下行。低利率环境将贯穿全年,政金债的利差和期限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投资者可考虑采取利差策略以获取更高收益。

摩根资产管理则认为,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股债负相关性回归,配置债券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展望未来,利率债仍具备收益率下行带来的资本收益机会。信用利差可能回到相对中性的水平,建议投资者关注中短久期品种及信用下沉策略,以及基本面较好区域的城投债结构性机会。

投资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