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回馈投资者成新趋势
AI导读:
A股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分红力度,以现金红利大礼包形式回馈投资者。数据显示,2024年度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和回购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分红呈现新特征,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小市值公司参与度提高。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形成稳定分红机制,监管部门加强分红监管。
随着春节的临近,A股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分红力度,以现金红利大礼包的形式回馈广大投资者,这一趋势正成为业界的共同选择。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度上市公司分红总额高达2.4万亿元,回购金额也达到了1476亿元,两项数据均刷新了历史记录。特别是在2025年1月的前21天,已有14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分红,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5家,这充分反映了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意识的显著增强。
相较于以往,如今派发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长,更在分红金额上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巨头现金分红均超过百亿元,分别达到492.52亿元、254.6亿元和135.16亿元。五粮液、宁德时代、长江电力等行业龙头同样慷慨解囊,派现总额分别高达99.99亿元、53.97亿元和51.38亿元。从每股派息金额来看,五粮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多家公司的每股派息金额(税前)均在1元以上,其中五粮液更是高达2.576元,彰显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分红还呈现出一些新特征。近年来,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分红,中小市值公司的参与度也明显提高。以北交所公司为例,今年1月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完成了权益分派实施,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7000万元。此外,不少上市公司还制定了三年分红规划,将分红比例目标定在50%乃至70%以上,进一步增强了利润分配政策的透明度及可操作性。例如,贵州茅台宣布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不低于75%,理工能科、粤高速A则将未来三年分红比例定为不低于70%。
世华科技等公司也披露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明确了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现金分红比例要求。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还能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专家建议,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提高分红次数和频率,形成稳定持续的分红机制。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分红监管,严格处罚异常分红行为,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图片及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