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理财机构市场波动应对策略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2025年银行理财机构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通过加强投资策略的分散化与专业化,提升资产结构灵活性,深度挖掘投资机会,严格控制风险,力求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与长期保值。
随着市场波动日益加剧,银行理财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净值化背景下,产品净值波动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投资体验与收益。在此情境下,如何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盈利机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2024年上证·金理财年度投资管理团队奖获奖团队——广东顺德农商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欧志翔,就银行理财机构如何应对净值波动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欧志翔强调,面对市场波动,银行理财机构需秉持专业、严谨、灵活的投资理念,通过加强投资策略的分散化与专业化,提升资产结构的灵活性,以深度挖掘各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同时,要严格控制风险,力求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与长期保值。
2025年,“拥抱波动”已成为银行理财机构的发展主线。欧志翔及其团队在资产配置策略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打法”,即投资策略模块化。通过及时进行投资组合管理,提升资产组合效率,从而提升理财产品整体收益表现。他们围绕各类资产深入开展策略模块细分工作,构建了大类资产轮转策略、信用挖掘策略、利率趋势交易策略、FOF策略等多个策略研究体系。
这些策略体系并非静态,而是定期依据市场动态、经济形势等方面因素综合考量,打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操作方案。当理财产品成立后,团队能够依据其特定的风险与收益需求,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对策略进行有机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产组合构建的效率,同时也使业绩归因分析更具准确性与深度,进而能够更加精准地优化投资策略。
例如,在大类资产轮转策略中,投资经理会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发展趋势等关键指标,适时调整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信用挖掘策略则侧重于深入研究各类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挖掘潜在的优质信用标的,在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更高收益。同时,利率趋势交易策略主要通过对基本面的研判叠加量化分析的模型,灵活把握债券投资的久期与时机。FOF策略则通过精选优质基金产品构建组合,进一步分散风险并借助专业基金管理团队的力量提升整体收益表现。
随着理财行业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的匹配难度加大,能否靠实力吸引并留住客户成为银行理财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投资人更加注重理财资产的配置,希望通过合理的理财投资来应对利率下行带来的影响。同时,投资人对理财的平稳性及回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欧志翔表示,投资团队的首要任务是妥善管理好产品净值,为客户提供稳定回报。为此,他们在投资策略模块化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投研团队的能力特长,构建起专业化的研究体系分工。团队根据成员的专业能力特点,针对每一类策略建立专门的团队分组,并要求其对所负责的策略进行持续深入的跟进研究。每个月,这些小组都要进行策略分析,并输出详细可操作的投资建议,以此作为重要的投资决策参考依据。
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协同运作模式,银行理财机构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实现“稳规模”“稳净值”,为投资者打造更为稳健、可靠的理财投资环境。此外,欧志翔还强调,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组合创造更多收益机会至关重要。投研团队将密切关注市场节奏,适时调整资产配置比例,灵活调整资产结构。
除投资策略分散化外,深度挖掘各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同样重要。欧志翔指出,除关注传统的经济指标外,还需深入分析新兴的经济因素,以便更精准地把握宏观经济的走势与趋势。2025年,银行理财机构将在投研深度方面进一步细分行业赛道,深入到产业链上下游,挖掘出更具潜力的投资标的。
(图片来源:相关图片已嵌入,具体链接及alt属性已按原文保留,此处不再赘述。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