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金融运行概况:贷款增长,资金成本下降,涉外经济活跃
AI导读:
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2024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企稳回升,贷款规模整体增长,资金成本趋于下降。同时,涉外经济保持活跃,涉外收支逆差保持基本稳定。
2025年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阐述了2024年上海金融运行的总体情况,揭示了多项关键数据和发展趋势。
据央行上海总部货币信贷调研部副主任李良松介绍,2024年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83万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末大幅提升4.3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自10月起转正,年末增速达到2.3%,较上年末增长了5.1个百分点。
在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以及本外币利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海境外贷款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上海境外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3%,增速较上年末高出18.7个百分点。
从整体贷款规模来看,上海市贷款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2024年末,上海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创下近两年来新高。从增量角度看,全年本外币贷款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3396亿元。
在贷款规模上升的同时,资金成本也呈现出下降趋势。2024年12月,上海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2%,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环比下降7个基点,达到了历史低位,同时也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5%,较上年同期下降37个基点,环比下降7个基点。
在存款方面,理财市场的分流效应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影响。2024年末,上海市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6%,但增速较上年末下降了4.7个百分点。活期存款余额下降11.1%,而定期存款余额增长10.4%,显示出企业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依然显著。
非银存款成为支撑存款增长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2024年末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4.5%,较上年末大幅上升14.1个百分点。然而,12月末非银存款余额较9月末减少了3085亿元,同比多减3110亿元,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
在外汇形势方面,央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副主任吴金友表示,2024年上海涉外经济保持活跃。涉外收入达到23672.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涉外支出为25851.40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涉外收支总额为495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33.1%。从差额来看,涉外收支逆差为2178.92亿美元,同比下降1.9%,保持基本稳定。
近年来,外汇局上海市分局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先行先试,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试点在1000万美元额度内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自主借用外债。截至2024年末,已有20余家企业申请办理上述试点业务,签约金额超过1亿美元,提款金额接近5000万美元。此外,通过充分发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的引资稳资作用,引导外资投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李良松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