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解读
AI导读:
本文解读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分析了银行理财市场的新变化,包括存续规模稳健增长、净值型产品占比上升、中低风险产品成为主流以及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等趋势。
新华财经北京1月21日电(记者李延霞)银行理财作为民众管理财务的重要工具,在2024年展现出了新的市场动态。为了深入理解这些变化及其对投资理财的影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期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是对该报告的详细解读。
市场新貌:存续规模稳步增长,接近30万亿元大关
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提供了存续的理财产品,总数达到4.03万只,同比增长1.23%。存续规模更是攀升至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1.75%。这一数据表明,在经历了市场波动和规模下滑之后,银行理财市场正逐步恢复其吸引力,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
投资者数量的显著增长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截至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1.25亿个,同比增长9.88%。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新增1097万个,机构投资者数量新增29万个。在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低风险与相对稳定收益,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同时,理财公司通过降低产品费率、延长交易时间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
2024年,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了累计7099亿元的收益,同比增长1.69%。平均收益率达到2.65%,显示出理财产品在保障投资者收益方面的稳健表现。
结构转型:净值型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自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业务正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截至2024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9.50万亿元,占比高达98.50%,较年初增加了1.57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体现了银行理财市场正逐步向更加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从产品期限来看,2024年新发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在284至392天之间,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中,1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67.15%,较年初略有增长。这类产品有助于理财公司更好地开展长期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助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
投资偏好:中低风险产品成为主流
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投资偏好更加保守,中低风险产品占比显著上升。截至2024年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66万亿元,占比高达95.69%,较年初增加了2.89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反映出投资者在寻求稳健收益的同时,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达到33.83%。此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是投资者的首选。截至2024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比高达97.33%,显示出投资者对稳健收益产品的强烈需求。
市场格局: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由银行旗下的理财公司发行。截至2024年末,已设立的理财公司共32家,其市场份额在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达2.43万只,存续规模26.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7.09%,占全市场的比例高达87.85%。
专家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市场需求旺盛,理财公司应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提高投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差异化的投资理财需求。
(图片及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