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发债融资步伐放缓,聚焦主业成新趋势
AI导读:
今年市场利率走低,但券商发债融资步伐放缓,发行规模同比下滑近三成。业内人士认为,这反映了券商正积极探索聚焦主业、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的趋势。
【深圳商报讯】(记者陈燕青)尽管今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但券商在发债融资的步伐上却有所放缓。据统计,截至当前,共有64家券商在境内市场发行了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到581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近三成。
随着华鑫证券宣布其30亿元次级公司债发行获得监管批准,今年已有超过20家券商的发债注册申请得到批准。特别是在7月份,华安证券的100亿元公司债和50亿元次级公司债注册申请均获得监管批准,而国联证券的60亿元次级公司债和180亿元公司债也分别在7月和1月获得批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和中国银河在境内发债规模上排名前三,分别发行了615亿元、389亿元和350亿元的债券。
在已发行的债券中,大同证券发行的“24大同C1”票面利率最高,达到了5.60%,期限为三年;而中金公司发行的“24中金公司CP004”票面利率最低,仅为1.78%,为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为20亿元,期限为51天。
从发行目的来看,补充净资本已不再是券商发债的首要目标。例如,东北证券日前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不超过8亿元的债券,全部用于偿还即将到期的公司债券。此外,长城证券、长江证券和山西证券均表示,其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即将到期兑付的公司债券。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明确要求证券公司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交易以及再融资行为时,应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市场发展战略等因素,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和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业,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券商发债融资步伐的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券商正积极探索聚焦主业、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的趋势。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券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