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优化机制设计,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银行研究院平婧解读了方案的三大看点,包括提升权益资产占比、引入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及引导中长期养老资金入市,对股市健康和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马慜)近日,中央金融办携手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国银行研究院的平婧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她指出,该《方案》覆盖了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多元化资金类型,旨在通过延长考核期限、调整权益类基金权重等手段,为中长期资金顺利进入股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婧深入剖析了《方案》的三大核心亮点:

首先,提升权益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对股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中长期资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仍偏低。考虑到我国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的总规模已突破60万亿元大关,提高这些中长期资金的股市参与度,将极大促进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及稳定性增强。

其次,引入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旨在引导基金管理者树立以长期收益为核心的投资理念。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着手优化中长期资金的考核机制。此次《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长周期考核要求,即三年以上考核周期的指标权重不低于60%,而当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权重则不超过30%。这一调整有助于避免基金管理者过度追求短期收益,鼓励他们践行中长期资金的投资策略,共同营造健康的投资环境。

最后,引导中长期养老资金入市,对加强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广,个人养老金投资已成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关键一环。通过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不仅能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养老金计划,还能促进养老金规模与投资表现的良性循环。因此,引导中长期养老资金入市,将有效增强养老资金收益来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持续性,为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的稳固发展贡献力量。

平婧强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股市的稳定性和吸引力,还能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