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83万亿元!2025年基金配置策略展望
AI导读: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已达32.83万亿元,债券基金成为主要增长动力。文章还展望了2025年基金配置策略,包括A股市场投资机会、固收类基金及QDII基金的配置建议。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已攀升至32.83万亿元,相较于11月底增长了0.84万亿元,其中债券基金成为推动公募规模持续扩大的核心动力。
在开放式基金领域,股票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QDII基金均在2024年12月实现了规模的正向增长,而混合型基金与货币基金则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规模缩减。
回顾2024年全年,公募基金总份额增长了3.71万亿份,总规模更是增加了5.23万亿元,期间公募基金总规模共6次刷新历史记录,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2.83万亿元大关
根据中基协的详细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163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其中包括148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具备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所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累计达到32.83万亿元,较上月末增长了0.84万亿元。
具体来看,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基金在2024年12月的份额增长了680.2亿份,规模增加了171.91亿元;而混合型基金则出现了42.54亿元的规模缩水。债券基金方面,其份额在12月大幅增加7398.04亿份,规模更是增长了8681.09亿元,无疑是推动公募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与此同时,货币基金在12月遭遇了赎回潮,份额减少了849.62亿份,规模下降了860.26亿元,月末总规模降至13.61万亿元。另外,QDII基金在12月的份额增加了27.81亿份,规模增长了214.81亿元。
从基金发行情况来看,Choice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2024年12月共有112只基金成立,发行份额达到1495.14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为13.47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据了主导地位,发行份额高达1088.08亿份,占比72.77%,较11月有显著提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分别为18.86%和5.8%。
再将目光放远至2024年全年,公募基金总份额和总规模分别增长了3.71万亿份和5.23万亿元,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公募基金总规模在2024年内多次刷新记录,从2月底的29.3万亿元,一路增长至12月底的32.83万亿元。
2025年基金配置策略展望
随着公募基金规模屡创新高,突破32万亿元大关,各路资金纷纷“借基入市”。在基金种类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合理配置基金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2025年宏观经济有望在政策推动下保持平稳增长,货币政策或将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同时A股盈利预期改善,因此A股市场有望迎来估值扩张的投资机会。其中,人工智能、高股息、产业升级与出海三大方向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过去一年中,国内科技公司在AI领域迅速追赶海外巨头,部分大模型的能力已能与海外比肩。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成本的持续下降,AI应用的落地基础日益坚实,AI模型与终端产品的融合加速,应用场景迅速拓展,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的爆发之年。
在固收类基金方面,中金公司研报预测,2025年债券市场或将经历牛平转牛陡的变化,投资者应重视短久期品种。同时,受益于短端利率补降预期、利率走低带来的居民存款及理财转移需求,以及长债利率点位可能“透支”所带来的潜在回撤风险,短债基金有望成为纯债产品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关注固收端、权益端与策略端的增强手段,寻找能够在固收底仓以外提供增厚收益的产品品类。固收端建议关注QDII债基和波段交易型债基;权益端建议关注“+价值红利”以及“+低价转债”两类增强方式的相关产品;策略端则建议关注场外被动债基或债券ETF产品作为beta工具的轮动或择时策略。
至于QDII基金方面,国金证券研报建议,在美股QDII的投资节奏上,投资者应逢回调布局。虽然美国已进入降息周期,但美联储的降息操作可能存在预期差,从而引发短期资产波动。因此,建议投资者以更长期的视角进行美股资产配置。科技板块仍为核心投资方向,而AI则是长期投资的主题。在亚太市场方面,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等成熟经济体聚集了科技产业链中上游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接收美国核心技术产业链的外溢,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并提供生产性服务。相较于美股科技股,这些企业的估值性价比更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