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公司分红五大亮点:覆盖率提升,稳定分红成趋势
AI导读:
沪市公司近年来在分红领域展现积极变革,2024年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沪市公司分红覆盖率显著提升,稳定分红成为趋势,中期分红创历史新高,绩优龙头股分红意愿强烈,分红成为价值投资重要基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近年来,沪市公司在分红领域展现出一系列积极变革。特别是自2024年起,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从顶层制度设计、监管引导,到公司意识及投资氛围,均逐步转向以“投资者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分红主体范围扩大、分红频率增加、分红力度加强、分红节点优化、分红方式多样,整体呈现向好趋势。上海证券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自2021年以来,沪市公司分红呈现出五大显著亮点与新兴趋势。
亮点一:分红覆盖率大幅提升
2023年,沪市公司分红家数创历史新高,达到1703家,分红总额约1.74万亿元。从覆盖率角度来看,2021年至2023年,符合法定分红条件且盈利(即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中,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占比分别为81%、85%、95%,分红覆盖面显著扩大。这一变化反映出沪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优化、盈利模式创新及投资者回报重视方面的积极转变。随着新“国九条”的深入实施,以分红为核心的上市企业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沪市公司分红意愿显著增强。
亮点二:稳定分红彰显投资价值
2023年,沪市有1258家公司连续三年实施分红,较三年前增长约40%,占沪市总数的55%。其中,805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过30%,145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过50%。专业人士指出,相较于脉冲式分红,稳定式分红更具中长期投资价值,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沪市公司稳步形成常态化现金分红机制,多家公司明确未来分红比例不低于30%甚至50%,如中国神华提出2025-2027年度分红比例不少于65%。
亮点三:中期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4年,沪市中期分红呈现井喷式增长,约504家公司分红总额达5800亿元,家次和金额分别是前三年之和的2.2倍和1.2倍。多家大型银行及能源企业首次或时隔多年后派发中期股息。此外,随着政策推动及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分红有望全年持续。2024年,24家沪市公司进行多次分红,其中玲珑轮胎在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均进行利润分配,另有23家公司年内进行两次分红。预计2025年春节前,约160家沪市公司将实施分红,派息金额超3000亿元,占同期全市场分红的近九成。
亮点四:绩优龙头股分红意愿强烈
近三年来,沪市上市公司分红质量显著提升,分红与盈利匹配度更高。2023年沪市分红金额较2021年增长23%,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提高至40.42%。132家公司连续三年派现金额超过10亿元,经营表现良好的公司更愿意实现更高比例分红,以此向市场传递公司盈利能力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2024年,绩优股、龙头股上市公司高分红特征尤为明显,上证50、180指数公司中期分红金额分别占沪市分红总额的63%、91%。银行、石油石化、通信等行业中期分红金额合计超过4000亿元。
亮点五:分红成为价值投资基石
随着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中长期给股东创造回报的确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股息率作为衡量投资效率的重要指标,受到广泛关注。沪市公司中,有186家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不低于3%,主要集中在银行、交通运输、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建筑、医药生物等行业;45家公司连续三年股息率超过5%,如大秦铁路、兖矿能源、中远海控等。高股息公司股价表现优异,自2021年1月1日以来,186家股息率不低于3%的公司股价涨幅达32%,远超同期上证上市公司整体涨幅。未来,投资者期待看到更多兼具成长性与投资回报的上市公司,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前行。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