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基金2024年四季报陆续披露,权益类基金大调仓,聚焦科技消费领域。基金经理看好国内经济稳步复苏,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短期回调提供加仓机遇。重点布局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

近期,随着基金2024年四季报的陆续公布,基金经理们的最新操作策略逐渐浮出水面。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呈现出较大的调整趋势,特别是在科技和消费两大板块上显著加大了持仓比重。

专业人士深入剖析指出,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步入稳步复苏的轨道。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向好,资本市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投资价值凸显,为投资者提供了乐观的预期空间。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回调现象,但这正为投资者创造了宝贵的加仓机会。

基金经理纷纷加仓科技消费等板块

根据长江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公募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呈现出显著变化。具体来看,信息技术与硬件、可选消费、工业等行业的配置比例有所上升,而原材料、医疗等行业的配置比例则相应下降。

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梁超在其管理的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四季报中透露,鉴于2024年三季度末市场风险偏好的大幅提升,他进行了适度的仓位调整,重点布局了科技创新前沿应用领域。在行业选择上,他继续持有汽车板块,并增加了对港口、银行、出版、核电、通信运营商等具备稳定性资产的配置。

长城改革红利混合A的基金经理赵凤飞在2024年四季度则重点配置了人工智能、半导体设备与制造、软件、信创、芯片设计等科技领域的优质公司。此外,他还布局了部分消费电子公司和智能制造相关公司。赵凤飞认为,当前一系列重磅经济政策的出台令人振奋,国产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持续突破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

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翟相栋在四季度对持仓股票进行了大幅度止盈,涉及顺周期的消费医疗、芯片半导体、CXO、AI算力、线下消费等领域。同时,他在计算机、互联网、AI硬件生态、智驾及机器人等方向展开了全方位布局。

中信保诚基金多策略的基金经理江峰也结合行业景气度、业绩趋势、估值等维度,在四季度对医药、食品饮料、高端制造等行业中的个股进行了增持。

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权益市场配置价值

展望未来,广发基金的基金经理苏文杰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稳步复苏。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预期下,政策效果值得期待。此外,叠加库存周期的驱动因素,对宏观经济形势可以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尽管当前市场存在短期悲观情绪,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2025年的资本市场依然值得乐观看待,短期的市场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加仓的良机。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苏文杰认为,经济复苏方向以及景气度有望修复的行业值得重点关注,如军工、化工、新能源、机器人、基建等行业蕴含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万家基金的基金经理叶勇指出,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高位震荡后,选择了向下回调。这种回调态势具有理性和健康的特征。随着支撑主题投资的各类因素逐渐走弱,风格阶段性切换已告一段落。在第一阶段行情回调结束后,市场进入震荡整固阶段,原本应有的常态化交易结构将逐步恢复。待市场明确主线和结构后,有望开启真正的慢牛行情。

叶勇认为,慢牛行情的支撑基础在于全球宏观周期的上行趋势以及国内宏观周期的触底回升态势。在当前宏观格局下,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已然确立,并将持续保持这一优势。从股票市场风格层面来看,资源股、公用事业型红利股,以及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的央国企股票,将继续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主线。

江峰则表示,后续投资布局将聚焦大消费板块、稳增长预期下受益的行业、国家安全和国产替代领域的专精特新方向,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等四大关键方向。

基金2024年四季报披露情况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