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港股IPO市场迎来热潮,已有30家公司提交申请,包括7家A股企业。这些公司多为行业头部,市值较高,涉及新能源、医药等多个行业。A股公司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海外业务扩张。

【导读】2025年港股IPO市场活跃,已有30家公司提交申请,其中包括7家A股企业

2025年1月22日,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公开表示,港股市场将迎来IPO热潮,预计将有约100家公司正在筹备港股上市,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期待的名字。截至当日,已有30家公司披露了港股IPO招股书,其中7家为A股公司。

1月20日,港股IPO市场迎来了A股公司申报的小高潮,格林美、安井食品、迈威生物以及歌尔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均发布了港股IPO招股书。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情显著升温,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已成功在港股上市,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也在积极筹划港股IPO。

多家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在推进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以提升全球竞争力。这些公司的上市,不仅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港股IPO市场多元化发展,行业头部公司争相加入

冲刺港股IPO的A股公司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多为行业头部公司,市值普遍较高,有的甚至超过千亿元;二是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新能源、医药、半导体、食品饮料、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这些公司的加入,使得港股IPO市场更加多元化。

与以往相比,此次冲刺港股IPO的A股公司更为多元。过去,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券商占比较大。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技术进步,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增长潜力的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以恒瑞医药为例,作为创新药龙头公司,其市值已超过2800亿元。然而,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恒瑞医药计划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筹划港股IPO以筹集资金进行创新药收购合作,并推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恒瑞医药港股IPO招股书

同时,筹划港股IPO的A股生物医药公司持续涌现,这些公司多表示将借此提升国际化水平。迈威生物此前公告称,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全球化程度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特点,赴港上市有助于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

监管层面也在持续助力A股头部公司冲刺港股IPO。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同年12月19日,港交所发布相关建议文件,降低了A+H股发行人在港股上市的H股最低数量门槛,或相关H股在上市时至少达30亿港元的预期市值,并由公众人士持有。同时,针对预计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的“合资格A股公司”赴港上市,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开通了快速审批流程。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港股市场活跃度提升,叠加监管在政策端的持续发力,预计2025年将有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海外业务扩张

公告显示,格林美此次筹划港股IPO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全球竞争力。多家A股公司筹划港股IPO时也提及了类似原因。

宁德时代近期公告筹划港股IPO称,公司要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随着这些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拥有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已成为标配。

动力电池产业链头部企业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比亚迪等已构建了“A+H”上市模式;中游的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此前已在港股上市,正力新能正在申报港股IPO。宁德时代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拥有一个国际资本运作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针对此次筹划港股IPO,宁德时代表示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目前,宁德时代的市值已超过1.1万亿元。外界预计其募资规模可达50亿美元,有望成为近年来港股最大IPO。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成共性原因

多家计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都存在“有钱又缺钱”的情况。这些公司计划赴港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例如,安井食品截至2024年6月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49.27亿元,但外币货币性项目中的货币资金余额折算成人民币仅为3627.84万元。

安井食品公告称,公司此次筹划在港股IPO,是为了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招股书显示,安井食品港股IPO募集资金的计划用途包括提升全球化生产能力、搭建全球供应链平台以及加强海外销售渠道和经销网络。

海天味业作为知名消费品公司,其“有钱又缺钱”的情况更为明显。截至2024年6月末,海天味业的货币资金余额达204.82亿元,但外币货币性项目中的货币资金余额折合成人民币不足2000万元。海天味业此次筹划港股IPO的募资用途重点是进行全球化布局,包括在海外设立销售办事处及供应链、收购海外品牌等。

来源:海天味业2024年半年报

已在海外市场大举布局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对于境外资金的需求更为强烈。近期,宁德时代计划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并在西班牙投建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40.38亿欧元。截至2024年6月末,宁德时代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550.02亿元,但外币货币性项目中的货币资金余额仅包含38.58亿欧元。

动力电池企业投建生产基地需要巨额资金,在国内动辄几十亿元至上百亿元,到海外投建生产基地的资金需求会更高。1月21日,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在达沃斯论坛上称,宁德时代2025年有望公布与其他主机厂在欧洲的新合资工厂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