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AI导读:
近日,中央金融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优化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运作水平、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及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等五大策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红星资本局1月22日消息,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央金融办携手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据证监会透露,《方案》旨在通过五大核心策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具体包括:一是增强商业保险资金对A股市场的投资比例及稳定性;二是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三是提升企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四是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与市场份额;五是全面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
五大策略明确实施路径
《方案》以目标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旨在形成合力,不仅着眼当前,更兼顾长远发展,旨在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截图来源于中国证监会官网
具体来看,《方案》中的五大策略如下:首先,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鼓励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的投资,并引入长周期考核机制。其次,优化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稳步提高股票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并明确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第三,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快出台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鼓励差异化投资。第四,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与占比,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最后,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落实多次分红政策,并允许多种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监管层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自2024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生态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证监会党委会议均强调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和改革措施。
202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随后,中央金融办与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和完善配套政策制度等主要任务。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证监会党委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抓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构建完善社保基金、保险、年金、理财等“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
进入2025年,证监会年度工作会议继续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作为全年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提出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进一步打通卡点堵点,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深化公募基金改革。
证监会主席吴清多次强调,近年来证监会大力促进权益类公募基金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证监会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信息来源:红星资本局)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