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介绍了湖北如何落实中央精神,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绿色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正加速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新篇章。这一宏伟蓝图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和使命担当。

步入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湖北如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为此,新华社记者对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进行了专访。

聚焦“支点建设”,凝聚发展合力

在谈及如何落实中央精神,肩负起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重任时,王忠林书记表示,2024年湖北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坚定扛牢经济大省的责任,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克服重重压力,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增长率达到5.8%,总量已突破6万亿元大关,湖北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展望2025年,湖北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以经济实力领先、科技创新策源、现代产业引领等为显著特征,全面提升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致力于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枢纽,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劲增长极和动力源,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和典范。湖北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将全部工作聚焦于“支点建设”,推动其实现整体跃升。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二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三是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四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五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六是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七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王忠林书记表示,湖北在新的一年里,将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和金字招牌,拥有两院院士82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名、研发人员41.5万名。湖北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使命,全力推动创新发展。

具体规划包括:一是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二是打造世界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强全链条攻关;三是打造现代产业创新引领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多个产业基地;四是打造全国创新生态示范地,完善创新支持体系,推动政府主导的投资基金群扩大,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在谈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时,王忠林书记表示,湖北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加强环境保护,划定红线,关闭和搬迁化工企业,取缔非法码头,保护江豚等珍稀物种;二是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持续推进生态治理,加强湖库水环境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建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加快健全绿色产业、能源和制度体系。

(文章来源:新华社,图片链接及内容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