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养老金融体系创新
AI导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养老金融迎来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优化养老保障结构、拓宽养老资金来源、丰富金融产品种类等策略,以加快养老金融体系创新。
当前,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揭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21.1%,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更是攀升至15.4%。在此背景下,养老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快养老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支柱的“三支柱”框架。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体系起步较晚,养老资产存量规模相对较小,养老保障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我国“三支柱”养老资产合计占GDP的比重仅为12.82%,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覆盖面广,参保人数已超过10.66亿,参保率高达90%以上;但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其覆盖率偏低,参保职工仅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城镇职工的5.98%;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缴存力度亦有待加强,目前仅有900万人在拥有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缴存,缴存总额仅为182亿元。因此,优化养老保障结构,推动养老金融多元化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为应对这一挑战,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鼓励家庭优化理财观念,拓宽养老资金来源。在我国,传统理财方式如银行存款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中老年家庭中更为普遍。因此,需引导居民转变财富观念,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市场机遇,提升养老金融产品的规模与质量,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养老金融意识和社会保障水平。
其次,金融机构应找准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错位竞争。通过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等第三支柱金融产品,以及开发针对退休人群的收入替代基金和个性化的养老信托,聚焦重点人群开发养老金融产品,提供包括养老财务规划、投资顾问、风险保障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同时,还应发展商业性的养老专项保险产品,利用数字金融等综合性服务方式,助力创新型养老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此外,提升渠道适老化服务水平同样至关重要。应大力推动个性化适老服务,改善老年人支付环境,加强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推动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提升柜台人性化服务水平。同时,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养老产业倾斜,优化普惠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产业金融服务质效。通过加强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机构的相互协作,积极培育长期资本,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养老资金的长期稳定回报。
综上所述,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养老金融体系需不断创新与完善。通过优化养老保障结构、拓宽养老资金来源、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提升服务水平等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融事业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