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中国经济年报显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显著,拉动全部投资增长。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促进产业升级,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政策持续加力,企业积极性提升,设备更新市场迎来黄金时期。

近日,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正式揭晓,中国经济以“三驾马车”的稳健步伐,再次展示了其内在的韧性与蓬勃活力。据年报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达到514374亿元,同比实现了3.2%的稳健增长。在这一庞大的投资“大盘子”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的表现尤为亮眼,其增长率高达15.7%,较上年加快了9.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个百分点。

设备工器具购置数据作为衡量我国设备更新进展的关键指标,其快速增长无疑传递出积极信号。去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进行了全面部署。随后,各地积极响应,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纷纷出台了具体的政策细则。7月,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国家统筹安排了15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门用于支持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

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拉动投资增长,其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了19.3%、16.1%、8.2%的高速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有利于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有助于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如何继续实施好这一政策成为新的课题。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进入2024年以来,一系列细化落实举措密集出台。对于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贷款,将纳入财政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同时,加力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提高补贴额度以鼓励企业更新老旧车辆。这些举措的出台,无疑为设备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设备更新工作中,企业作为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要用足用好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去年各地的实践经验为今年的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例如,江苏推出了担保总规模达200亿元的“设备担”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融资支持;广东省则通过组织“供需银”对接活动、金融赋能制造业“技改服务地市行”等举措,推动了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打通政策堵点,释放潜在需求。

对于广大企业而言,当前正处于设备更新的黄金时期。本轮设备更新精准锚定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有意向、有抱负的企业应顺势而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产品的迭代升级进程。同时,中小企业也应积极作为,将数字化转型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

据研究机构测算,设备更新市场年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我们应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因地制宜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深入开展。这将为今年乃至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