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广东制造的新篇章
AI导读:
春节前夕,珠三角地区工厂中的工业机器人成为全天候工作的得力助手。广东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大省,产量居全球首位,且持续增长。面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广东通过定制化、智能化转型等策略,既稳固了产业链,又创造了新岗位,展现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广阔前景。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人们纷纷踏上归家的旅程,而在珠三角地区的各大工厂,形态多样的工业机器人已全面上线,成为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得力助手。
从制造万吨巨轮到执行精密的微创手术,甚至是制作广东人钟爱的肠粉,工业机器人都能大显身手,完美“代班”。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业机器人。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态势究竟有多么白热化?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跃居全球首位。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揭示,全国近半数的工业机器人皆产自广东。更令人瞩目的是,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增长了31.2%。
在制造业领域,“产业内耗”成为热议话题。面对产能过剩的普遍担忧,作为工业机器人制造大省,广东是否存在此类问题?
以佛山为例,这座被誉为工业机器人赛道上的领跑城市,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去年前八个月工业机器人出口竟逆势上扬44%。
我们深入探访了佛山的多家机器人企业,发现他们更多地在讨论为适应市场变化而对机器人进行的新改造。
佛山某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大客户经理何计广透露,当前机器人的迭代速度惊人,几乎每半年就会有一次更新。企业会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专门的软件,以满足市场需求。
众多企业家认为,紧跟市场需求,走定制化道路,如同服务业一般,或许能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新出路。
深圳市某科技企业产品总监黄飞表示,他们研发的控制系统作为机器人的“大脑”,在市场上对应用层面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完善和细致。
上海某餐饮机器人集团的执行总裁何光则介绍,如今的“数字厨电”已能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和需求设置程序,烹制出美味佳肴。
为了稳固制造业产业链,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需具备“层次感”。
例如,广东近期发布的《广东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行动计划》,将全省智能制造生态合作伙伴数量扩展至534家。这既鼓励了各企业自力更生,又强调了在应对国际挑战时相互支持、共同赋能的重要性。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人工智能+”战略,广东早已先行一步,致力于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工业机器人通过引入视觉识别和自主学习等先进功能,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领域,并提升了灵活性。
大量生产工业机器人,是否会冲击就业市场?
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广东也在进行冷静思考。
过去一年,广东创造了7000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一方面,广东积极推动高重复性、高危险性岗位由机器人替代;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培养能够熟练操作新机器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虽然机器人取代了一些传统岗位,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岗位。
在广东省委全会上,一个有趣的比喻被提出:广东将继续做好“肠粉”。这里的“肠粉”比喻的是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如广东深耕工业机器人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一样,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专注于将擅长之事做到极致,何尝不是稳健前行的智慧。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