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突破千万辆,5G基站累计建设425万个,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中国制造业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展现强劲实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1日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会上,多项亮眼数据揭示了我国工业经济的蓬勃生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23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了40.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制造业全球领先,贡献超四成经济增长。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攀升至4.7%。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稳固地发挥了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生产车间一角(2022年4月29日摄),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蓬勃活力。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稳”字当头,行业地区齐增长。 张云明副部长指出,从行业角度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电子、有色、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四成。从地区角度看,31个省份中有29个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面高达93.5%。特别是10个工业大省的平均增速达到了7%左右,绍兴、南昌等工业大市更是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成为了稳定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

新能源汽车引领中国制造新风尚。 张云明副部长表示,过去十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万辆级跃升至千万辆级,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六成,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年产销量均突破千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0.9%,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

5G网络加速覆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张云明副部长介绍,2024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在城市发展千兆光网,在乡村和偏远地区扩大网络覆盖。目前,已累计建设5G基站425万个,5G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5G技术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改革,提升信息通信业治理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下一步将着眼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治理水平。将加快数字技术与居民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助力政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同时,将完善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标准规范,力争在2025年全面实现电信业务线上办理。此外,还将深入推进网站和APP适老化改造,引导行业企业推出更多便民惠民服务,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筑牢开发运营、应用分发、终端运行“三道防线”。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张云明副部长强调,下一步将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绩斐然,未来可期。 张云明副部长表示,我国工业基础稳固、产业韧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对推动今年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

1月7日,绍兴市上虞区浙江创新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的机械臂正在对不锈钢产品进行无缝激光焊接,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实力。新华社照片,绍兴(浙江)(2025年1月7日)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