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全国多地省级两会密集召开,婚育支持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议题。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完善医疗保障、实施补助补贴、延长婚假和生育假、提供托育服务等建议,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有代表委员提倡传播健康正确的婚恋观,抵制高价彩礼。

在2025年1月中下旬,全国多地省级两会相继召开,婚育支持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议题,并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广泛讨论。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完善医疗保障、实施补助补贴、延长婚假和生育假、提供托育服务等婚育支持举措。

1月1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隆重开幕,展现了地方政府对民生议题的重视。(中新社记者张斌摄)

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生育支持

中国新闻网注意到,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生育支持措施纳入其中,包括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生育补助政策、延长生育假期、提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等。这些举措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纾解生育后顾之忧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之首。具体措施包括免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推动市县实施购房补助补贴、加强生育假期落实等。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要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托育服务。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到,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进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托育需求。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并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以推动托育服务的普及和优质发展。

1月18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开幕,同样聚焦民生议题。(中新社记者刘冉阳摄)

二、延长婚假生育假,鼓励托育服务

为了加强婚育支持体系建设,全国多地代表委员纷纷提出建议。四川省人大代表温雪倩建议将婚假延长至15-20天,以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湖北省人大代表邢辉则建议进一步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将女职工产假延长至180天,并给予男职工更长的陪产假。同时,他呼吁建立成本共担机制,通过政府补贴、企业税收优惠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江西省政协委员蔡湘芬建议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对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不同等次的育儿补助和照护津贴,并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医疗费用负担。

浙江省政协委员金珍珍则提出,应加大力度让现有公办幼儿园延伸开展2-3岁的托幼托育服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单位大企业建立托儿所,提供育儿设施和服务。政府应给予相应补贴,以解决职工家庭照护子女的困难。

1月19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开幕,继续围绕民生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中新社记者瞿宏伦摄)

三、倡导健康婚恋观,抵制高价彩礼

除了推出一系列婚育支持措施外,还有代表委员提倡传播健康正确的婚恋观。金珍珍呼吁加强女性在生育、养育过程中的职场合法权益保护,并加强对传统“家文化”的宣传,以重塑年轻人对婚姻和家庭的向往。

海南省政协委员杨文娴表示,婚恋观、家庭建设等相关内容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婚恋观念。

甘肃省政协委员闫杰则提出设立青年婚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引入心理咨询机构、婚姻辅导机构等,为青年提供婚前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同时,他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高价彩礼的危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抵制高价彩礼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内容有所删减和整理,以符合SEO优化和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