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2024年广东省金融运行数据,显示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均同比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显著。同时,一揽子增量政策在广东落地生根,助力经济金融发展。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也积极助力广东打好外贸外资“组合拳”,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2025年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成功举办了2024年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数据。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报道,截至2024年末,广东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已高达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6%,较年初增加了1.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0.9%。同时,本外币存款余额也达到了36.6万亿元,同比增长4.5%,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11.9%。

在2024年,广东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了2.4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增量为7846亿元,同比多增2360亿元,直接融资占比达到32.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金融总量指标持续增长,与广东经济在全国的份额基本一致,且增速高于同期广东名义经济增速,为实体经济的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行广东省分行调查统计处二级调研员袁中红在会上指出,2024年,该行深入贯彻总行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功能,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广东主要金融指标平稳增长,信贷投向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为广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袁中红还详细介绍了在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以及数字金融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在科技金融方面,该行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科技金融15条”,推动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创新“缺口介入机制”,截至2024年末,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2%、7.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4%。在绿色金融方面,该行牵头制定全国首个企业碳账户融资标准,落地全国首笔碳账户数据产品质押贷款,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9%。在普惠金融方面,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274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在养老金融方面,推动金融机构发放首批符合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要求的贷款3.5亿元。在数字金融方面,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通过“粤信融”平台累计撮合融资73.6万笔,成交金额2.7万亿元。

此外,袁中红还提到,自2024年9月末以来,中央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在广东落地生根,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实施后,广东经济金融发展呈现积极变化,居民消费信心提升,企业和居民偿债负担减轻,经济供需两端均有改善。特别是住户部门贷款增长加快,支持消费恢复增长;贷款利率降幅扩大,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活期存款增长加快,经济活跃度提升。

在助力广东打好外贸外资“组合拳”方面,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广东全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38.7%。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将持续丰富政策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广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2025年,该局将锚定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外汇管理政策,主动探索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