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1月至11月,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1.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数字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成为重要引擎。同时,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兴动能持续累积。

中新网1月2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21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我国数字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业务收入达到了31.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数字产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陶青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数字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了数字产业的发展步伐。

在主要指标方面,数字产业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部分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8.4%。同时,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了2.4万亿元,彰显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此外,数字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态势愈发明显。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显示、物联网等领域,一批数字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布局建设,成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福建等八个省市的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规模超过万亿级,合计完成业务收入25.8万亿元,同比增长6.4%,对全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9个百分点。

在新兴动能方面,数字产业领域已累计支持建设了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为数字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产业生态方面,数字产业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制定了40余项人工智能行业关键标准。截至2024年底,全国获得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数量已达到5727家。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创新联合体,推动了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加强数字产业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同时,将强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衔接落实,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