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加速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力推未来空间产业壮大
AI导读: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未来产业培育,鹤壁市作为卫星产业核心聚集地,正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并面临资本投入大、人才短缺等挑战。省人大代表闫浩建议加大支持力度,推广应用场景,强化专业人才招引。
【大河财立方记者夏晨翔】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重心放在未来产业的培育上,特别是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强调了鹤壁卫星、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建设,旨在通过这些项目推动未来空间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作为鹤壁市卫星产业的核心聚集地,省人大代表、鹤壁市淇滨区委书记闫浩在两会期间,积极提交了一份旨在加速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提案。他详细介绍了鹤壁市近年来如何积极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围绕“卫星、火箭、数据、服务”四大核心环节,吸引了航天宏图、天章卫星等超过40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成功构建了涵盖卫星制造、火箭研制、卫星测运控管理及数据应用的全方位商业航天产业链,奠定了鹤壁市在河南省卫星产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淇滨区的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因其特色鲜明,荣获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2024年12月,鹤壁市凭借其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卓越表现和创新实践,荣获国务院的通报表扬。
然而,闫浩也坦诚指出,商业航天产业面临着资本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诸多挑战。社会资本因其逐利性和短期投资偏好,对该产业的投资意愿不强。同时,全省现有的涉企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整体效果有限。在人才方面,鹤壁市及省内其他城市同样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卫星遥感技术在应急管理、水利防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鹤壁市正积极推广全国首个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但需要在省级及以上层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为此,闫浩建议省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持续加大对鹤壁市商业航天产业的支持力度,在省级专项资金、技改资金、技术创新融资信贷、专项债券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同时,他呼吁尽快设立商业航天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此外,他还建议大力推广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省级层面持续加大鹤壁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指挥系统的应用推广力度,迅速形成覆盖全省的应用场景,为向全国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在人才方面,闫浩建议省级层面出台专项政策,吸引商业航天专业人才和科研团队来豫创业就业。同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与企业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共同引进和培育更多专业人才,为商业航天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