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2024年稳健增长,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领跑全球
AI导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贡献超四成,展现出中国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尹倩芸)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于21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总额达到40.5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其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彰显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在行业层面,2024年中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电子、有色金属、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31个省份中有29个省份的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同比增长,增长面高达93.5%。其中,10个工业大省的平均增速约为7%,展现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广泛性和均衡性。
此外,张云明副部长还指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在投资方面,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同比增长9.2%。特别是在“两新”(即新技术、新业态)政策的推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高达15.7%,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12.5个百分点,有效拉动了整体投资的增长。在企业活力方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显示出中小企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到51.2万家,较2023年末增长了6.1%。
面对未来,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旨在充分释放这些行业规模大、关联广、带动强的效应。同时,工信部还将完善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的政策机制,支持各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工信部还将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的工作方案,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着眼“十五五”规划,工信部将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加强工贸政策协同,稳定工业品出口,为中国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来源:相关链接中的图片资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