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计划在2025年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的创新投入,并适时扩大电信业务开放。同时,将推动信息通信业在网络演进、融合应用和创新能力方面实现升级,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在2025年将显著加大对5G演进技术和6G创新的投资力度,并计划适时扩大电信业务的开放范围。这一消息于1月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由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透露。

在发布会上,张云明副部长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共同出席,并就“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了详细介绍。谢存在会上特别指出,工信部在2025年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围绕“建、用、研”三个方面展开工作,推动信息通信业实现网络演进升级、融合应用升级以及创新能力升级。

在网络演进升级方面,谢存表示,工信部将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并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的优化。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

在融合应用升级方面,谢存强调,工信部将打造5G应用“扬帆”计划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这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在创新能力升级方面,谢存指出,工信部将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的创新投入,并适时扩大电信业务的开放范围。这将有助于激发信息通信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谢存还回顾了2024年工信部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数据显示,全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超过1.7万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网络基础能力、技术产业实力、应用赋能作用以及行业营商环境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网络基础能力方面,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5G基站数量达到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同时,移动物联网也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终端用户超过26亿户。

在技术产业实力方面,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的全球占比达到42%,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已实现商用。此外,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等新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应用赋能作用方面,5G、千兆光网、算力等创新应用在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了规模推广。全国已建设5G工厂4000余家,推动了示范工厂研制周期的缩短和数字消费市场的扩大。

在行业营商环境方面,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地启动实施。同时,电子证照的全面推广和信息通信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链接及内容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