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AI导读:
国务院新闻办介绍工信部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2024年将绿色制造作为重点任务,全面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成效显著,表现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增加、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等“四增三降”。
中新网1月2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1日隆重召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上明确指出,工业领域已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战场。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绿色制造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节能降碳行动,使得工业发展的生态底色愈发鲜明,成效显著,具体表现为“四增三降”。
首先,“四增”之一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的大幅增长,已达到6430家,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约20%,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这些工厂在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预计超过55%,较上年增长1.2个百分点,标志着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再者,退役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量预计突破30万吨,同比增长高达33%,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达到中国RoHS管控要求的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已近3万种,同比增长约10%,显示出我国在限制使用有害物质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而“三降”则体现在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的持续下降,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持续下降,这些成就共同构成了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绿色发展的成绩是在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取得的,充分说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历史机遇。例如,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的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成功拉动了约2000亿元的绿色建材消费,同比增长约10%;同时,2024年我国新接的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70%,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绿色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张云明副部长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快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将加大“存量改造”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升级,加强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设零碳工厂和零碳工业园区,并再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另一方面,将着力“增量做强”,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出台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聚焦冶金、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的应用场景,同时做优做强绿色智算产业链,打造一批绿色智算中心。此外,还将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体废物,加快健全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以促进安全高效的循环利用。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本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