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措施,助力现代化建设
AI导读:
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涵盖构建科技金融体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多方面举措,旨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21日,广东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正式发布《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旨在通过资本市场的功能作用,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若干措施》涵盖了构建科技金融体系、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加强监管协同联动、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及发挥组织保障优势等七大方面,共计提出28条具体举措。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强调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并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的“上市观”,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赴境外上市,并鼓励优质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上市公司实控人及高管需增强公众公司意识和回报投资者意识,严格规范信息披露、分红、减持等行为,以推动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全过程创新链水平,建立涵盖“股、债、基、期、指”的多层次支撑体系,鼓励发行科创可转债、科创债及中小企业债,推进期货和衍生品创新,引导资金投向科技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A股主指数发布数量已超过120条,涵盖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及策略指数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表示,指数化投资具有透明度高、风格稳定及流动性好等特点,是投资者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
在风投创投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资本向“早、小、长期、硬科技”领域倾斜,鼓励保险资金扩大股权投资比例,并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基金的绩效考核、监督检查和尽职免责制度。
同时,《若干措施》还提出利用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退出机制,畅通股权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并打造多样化、多功能的科技金融集聚区。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作为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和回报投资者的源泉,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若干措施》提出激发上市民营主体市场活力,支持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设立纾困基金,助力民营主体纾困解难。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4年间,广东各类企业通过IPO、股权再融资等方式在境内资本市场累计融资8.86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底,广东共有A股上市公司875家,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此外,《若干措施》还强调国资国企的上市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国企集团整合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同时,鼓励地市完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的支持政策,为上市公司走出去提供便利。
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规模保持全国前列,众多上市公司已成为广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巨大优势。
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大湾区资本市场的资源主要围绕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等平台形成。《若干措施》提出加强资本市场重点平台建设,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打造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同时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电力期货等重大战略品种。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培育壮大优质银行和投资机构群体,支持头部券商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券商开展差异化经营,并推动有条件的省属企业和地市收购证券公司。
在深化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进重大平台金融开放,深入推进“深港通”“债券通”,并探索跨境“征信通”。同时,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应用,深化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养老目标基金产品。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建立地方政府公募REITs后备项目库,鼓励国际不动产投资机构在粤落户。截至2024年底,广东全省已有13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募资资金规模达374.4亿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