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强化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措施,加速广东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1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揭晓《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此举标志着广东省在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该《若干措施》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指导方针,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广东省委“1310”战略部署及省委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强化资本市场监管体系,有效防控风险,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

七大方面28条举措,共筑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蓝图

《若干措施》全面秉承新“国九条”政策导向,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三大核心,精心规划了资本市场培育新增长点、服务制造强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加速现代金融体系构建、促进监管执法协同、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等七大战略方向,共计28条细化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为广东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更为地方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铺设了清晰路径。

市场专家指出,《若干措施》作为广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紧密贴合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深度融合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明确了广东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旨在将国家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广东省域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强化监管方面,《若干措施》强调全面加强“五大监管”,构建行政、民事、刑事三维追责体系,加大对“关键少数”及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与教育工作,确保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若干措施》还聚焦于风险防控,通过强化源头治理、早期纠正、风险监测评估等措施,有效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退市、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加强地方投融资与债务管理,为资本市场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为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及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通过完善企业上市梯度培育机制,鼓励各地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拟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数据显示,自2014年至2024年,广东省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均实现显著提升,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82.6%。在科创企业的带动下,广东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强度不断攀升,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若干措施》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力支持制造强省、科创强省及“百千万工程”建设。针对不同市场主体,《若干措施》分类施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提升企业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能力。

同时,《若干措施》还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县域经济倾斜,支持上市公司在产业转移、绿色低碳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共建产业园区、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新县域金融产品服务等措施,为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