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数据,GDP同比增长5%。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政府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旨在稳增长、扩内需、稳楼市,取得显著成效。展望2025年,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为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揭晓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084亿元,同比增长5%,彰显出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形势下的稳健步伐。

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面对外部压力加剧与内部挑战增多的双重考验,仍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达成。特别是自2024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旨在稳增长、扩内需、稳楼市、降成本,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这些政策涵盖了家电家装以旧换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放宽限购政策、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多个方面,有力促进了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的释放。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9月底以来的政策调整堪称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且其影响深远,将持续在2025年显现。他指出,这些针对性强、精准施策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以1500亿元的以旧换新政策为例,通过1.4倍的乘数效应,带动了约2100亿元的消费规模,有效拉动了汽车和家居等领域的消费增长。同时,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也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年11月房地产销售数据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房价下跌速度明显放缓。

然而,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置于首位。朱海斌强调,提振消费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这是消费增长的最基本动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朱海斌建议将服务业转型升级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并重,进一步放松服务业监管政策,创造更加透明、可预测的政策环境。同时,他展望2025年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以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在稳增长、稳就业、稳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谈及中国经济在2024年的整体表现时,朱海斌指出,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表现较好,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则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旧动能转换显著,新兴产业表现强劲。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2024年9月之后一系列政策的积极变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扭转了经济持续偏弱的态势。

对于过去一年中国提振消费的举措,朱海斌表示,虽然与2023年相比,2024年消费的复苏势头有所放缓,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仍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以旧换新政策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措施,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对受益产品的销售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同时,房地产政策的调整也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房地产销售数据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房价下跌速度放缓。

展望2025年,朱海斌认为中国应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他强调,虽然面临着外部的巨大不确定性,但中国改革开放的初衷不变。中国应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捍卫者,通过深化服务业的开放合作,进一步吸引外资、稳定外贸,为经济持续增长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他也呼吁政府继续出台更多、更大力度的消费支持政策,以稳定和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图片及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