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新年伊始推出《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旨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文章回顾了广东资本市场十年答卷,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活力、投资回报、对外开放和引领创新五个关键词,展现了广东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础和蓬勃生机。

经济大省广东再度发力,旨在2025年开启新篇章,再造经济新辉煌。新年伊始,广东便以《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发布,展示了其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壮志。这份文件被视为广东深入实施新“国九条”精神,推动国家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的具体行动指南。

开年之际,广东推出的28条具体措施,聚焦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其作为资本市场大省的坚实底气。从总量上看,广东资本市场多项指标长期领跑全国,截至2024年底,广东A股上市公司数量高达875家,稳居全国首位。从质量上看,广东上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2900.2亿元。而从投资回报角度观察,过去十年间,广东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8万亿元。

新年新气象,广东资本市场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奋力开启新篇章。回顾过去十年(2015年至2024年),广东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全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强省建设步伐稳健,资本市场发展成果丰硕,基础日益稳固。透过以下五个关键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广东资本市场的十年答卷。

【创新驱动】

2024年11月29日,佛山顺德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胜业电气成功登陆北交所,为广东资本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截至2024年底,广东A股上市公司总数稳居全国第一。十年来,广东各类企业通过IPO、股权再融资、发行交易所债券等方式,在境内资本市场累计融资8.86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其中,近十年新增上市公司52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达82.6%,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市场活力】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广东上市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展现了广东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广东上市公司总市值规模超过14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近十年来发行的52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较首发市值增长了10.5倍。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45万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此外,广东资本市场不断扩容,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加,为资本市场构建起富有活力的行业生态。截至2024年12月末,广东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731家,管理基金3.14万只,管理规模达到3.25万亿元。

【投资回报】

近年来,政策层面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十年来,广东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分红频次和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共有84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现金分红,占比高达96%,分红总额达1.8万亿元。其中,多家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超百亿元甚至千亿元。

同时,广东公募基金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4年的1.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3亿元,占全国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的38%。2014年至2024年,广东公募基金产品共实现收益约1.2万亿元。

【对外开放】

开放是广东资本市场的突出优势和鲜明特征。近年来,多项政策支持与重大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广东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随着《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印发,广东资本市场在促进跨境自由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正式揭牌以及多个期货和期权交易品种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广东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跨境理财通等业务的开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引领创新】

广东作为引领风气之先的创新之地,其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改革中担当了探路先锋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多个“首个”“首单”“首批”改革措施在广东落地实施。

从科创板的设立到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再到北交所的正式揭牌,广东始终走在资本市场改革的前沿。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广东也率先尝试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等创新融资方式。此外,广州市还大力推动投顾业态建设,印发实施了国内首个支持投顾业态发展的地方政策性文件。

(文章来源:金羊网 图片链接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