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出炉,471家公司连续两年获A评级,享受重组简易审核程序。普利制药信披评级骤降,引发市场关注。同时,多行业涌现优质公司。

掌握热点资讯,跟踪行情异动,东方财富助您洞悉市场脉搏!

近日,A股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正式揭晓,共有912家公司荣获A级信披评级。据统计,截至当前,已有471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2022-2023年度、2023-2024年度)信披评价为A且市值超过100亿元。根据证监会9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这些公司将享受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的优惠政策。

在沪深交易所发布的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中,5054家上市公司接受了考评,其中A级占比18.05%。电子行业、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在各类评级中占比较高。与上一年度相比,474家公司信披考评获得升级,其中华大智造(688114.SH)从C级跃升至A级。然而,也有577家公司被降级,占比11.42%,包括普利制药(300630.SZ),其信披评级从A骤降至D。

在2023-2024年度,共有152家公司信披评级为D,同比增加34家。普利制药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并被立案调查。值得注意的是,A股中共有31家公司连续三年信披评级为D,其中21家已被“披星带帽”,可能成为“退市风险股”的重灾区。

(31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信披评级为D)

分板块来看,上交所共有2247家公司参与信披评级,其中425家获A级,占比18.91%。科创板表现尤为亮眼,566家上市公司中有108家获A级,占比19.08%。深交所方面,2807家公司参与考评,487家获A级,占比17.35%。其中,主板286家获A级,占比19.3%;创业板201家获A级,占比约15%。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信披评为D的数量分别为63家和89家。

根据证监会新规,A级信披公司将享受更多自主空间,如临时报告免于事后审查,并购重组、再融资审核等方面也将获得“绿色通道”。特别是市值超过100亿元且连续两年信披评价为A的优质公司,将享受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包括精简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注册时间等。目前,A股中共有471家公司迈入“两年连A+百亿市值”门槛,其中民营企业达174家。

(471家上市公司迈入“两年连A+百亿市值”门槛)

这些优质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电力设备行业等八大行业,共计261家,占比达55.41%。此外,基础化工、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也涌现出不少符合要求的优质公司。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