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杨德龙详细解读了2025年港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包括政策加码、居民储蓄大转移等关键因素,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投资参考。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每年年底,我都会对来年的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回顾2024年,我在924政策转向后提出的十大预言已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对于2025年,我同样提出了十大预言,并在此详细阐述其背后的逻辑,以期为投资者揭示港股市场的潜在投资机会。

在政策层面,2025年将延续924政策转向后的加码趋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协同发力,共同提振经济增长。预计我国GDP增长目标将维持在5%左右。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央行将继续通过降息、降准等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经济稳步回升。然而,单靠货币政策难以完全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更为关键。目前,财政部已推出12万亿化债计划,为地方政府减轻还本付息压力,使其能够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未来,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加力,包括发行超长期国债,直接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透露,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政府负债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将突破3%的红线,达到4%左右,这将释放近2万亿的空间用于发行国债,直接刺激投资和消费。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九大任务,其中首要任务便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拉动国内需求。这表明,提振消费将成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拉动消费,发改委已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的产品目录,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以及汽车、家电等耐用品纳入其中。通过以旧换新,可以撬动上万亿的消费市场。然而,要真正拉动消费,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预期。为此,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就业率、提升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同时,应尽快推动设立民营企业保护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使其能够安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产值。预计随着2025年经济活力的逐步提升,资本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

从资金来源看,居民储蓄大转移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持续不断的增量资金。在2021年之前,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年的黄金投资期,大量居民财富涌入楼市,推动了楼市的持续繁荣。然而,过去三年,房地产市场已发生深刻变化,成交量萎缩、房价大跌。随着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标转向止跌回稳,预计2025年房价将趋于稳定,但难以出现大幅上涨,成交量将逐步回升,对经济的拖累作用将减弱。因此,居民储蓄大转移的方向将逐步从楼市转向股市。

目前,我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比高达70%,而股票和基金占比不足5%。相比之下,美国等成熟市场家庭财富中,股票资产配置占比高达33%,房产占比仅为27%。因此,未来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是大势所趋。预计2025年,这一进程将加速推进,为A股和港股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港股市场自924政策转向后已出现一波放量暴涨行情,目前正处于震荡调整期。预计2025年,港股市场将迎来第二波、第三波上涨走势,恒生指数有望进一步攀升至3万点整数关口。建议投资者抓住当前机遇,积极布局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股票或基金,通过港股通配置港股的沪港深基金。

港股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对全球资本具有强大吸引力。由于美股已历经长达十几年的牛市,三大股指估值均处于历史高位,因此2025年美股见顶回落的可能性较大。股神巴菲特已提前大幅减持美股。从历史经验看,巴菲特大幅减持美股后,美股往往在半年内见顶回落。此次巴菲特再次大幅减持美股,进一步增加了美股在2025年见顶回落的可能性。这也为A股和港股市场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作为国际化市场,港股在2025年将同时受到外资流入和南向资金的推动。

在投资方向上,首先可关注港股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公司有望在2025年取得较好表现。其次,港股市场的红利股也值得关注。由于A/H股溢价指数一般为130%左右,意味着港股价格较A股低约30%,因此港股的分红率更高。随着投资者通过港股通配置港股红利股的资金越来越多,红利股在2025年有望继续表现优异。许多红利股属于传统蓝筹股,估值低、分红率高,符合大资金的配置需求。此外,港股上市的消费白马股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机会。过去两年,受经济增速下滑和居民收入下降的影响,许多消费企业经营困难,消费白马股出现大幅下跌。预计随着提振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A股和港股的消费白马股将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

综上所述,2025年市场的主要机会仍集中在被市场低估的优质股票上。同时,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板块有望在2025年继续表现强劲,甚至可能贯穿全年。经过三年的调整,优质白马股的估值已具有较大吸引力。随着政策的落地和经济数据的改善,预计2025年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2025年的赚钱效应都将明显提升,投资机会增多。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和耐心,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通过成为优质公司的股东或买入优质基金,在2025年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并抓住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历史机遇。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股市分析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