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资本市场政策春风频吹,深化投融资改革稳中求进
AI导读:
2025年初,我国资本市场迎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围绕深化融资端改革、加快投资端建设、全面从严监管三条主线展开,旨在巩固并推动市场回稳向好,释放了全力稳股市的积极信号。
2025年初,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系列政策春风,这些举措旨在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巩固并推动市场回稳向好的积极态势。
从整体视角审视,年初资本市场的政策布局主要聚焦于三大核心路径。首要任务是深化融资端改革,证监会正着手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以精准对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的需求;同时,为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使用,证监会已就《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其次,加速推进投资端建设亦是重中之重。近期,央行与证监会携手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工具在稳定资本市场中的关键作用。响应此政策导向,众多上市公司积极实施回购、分红计划,主要股东亦纷纷增持公司股份。
再者,全面从严监管的落实细化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将于2月15日正式生效,此举将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斩断中介机构与发行人间的利益链,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自年初以来,监管部门通过答记者问、召开座谈会、发布政策公告等多种方式,主动、迅速地回应市场关切,传递出坚定稳股市的积极信号,有效稳定了投资者预期,确保了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增强资本市场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实效性,将“稳字当头”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仍将是核心工作任务。
具体而言,落实“稳字当头”需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稳固资金来源,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难点所在,这既要求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机构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还需从会计处理、投资比例及范围等方面完善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框架,并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等维度增强投资标的的吸引力。
二是强化市场基础,构建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近年来,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这对于发挥资本市场高效配置资源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加强监管合力,在保持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基础上,深化跨部门合作,完善稳股市机制。加强多部门监管协调,有助于提升监管的精准度、联动性和全面性,消除监管盲区。
综上所述,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这是一场渐进式、持续性的变革,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