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自主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将迎来超140款新车,SUV品类成为竞争焦点。自主品牌通过高端定位、高续航、高智能特征挑战BBA,业内预测中国新能源品牌将超越传统豪华品牌,独特性和情感价值成为未来竞争核心。

2025年标志着自主高端新能源车崛起的崭新时代。招银国际于年初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揭示,至2025年,国内市场将迎来超过14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相较于去年的127款,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经深入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度聚焦于SUV品类。在细分市场中,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正面临来自自主品牌高端阵容的强烈冲击,部分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平均成交单价已突破30万元大关,直逼BBA水平。

大尺寸SUV引领潮流,车企瞄准20万~40万元市场

新年伊始,市场即被一系列25万元级别的大尺寸新能源SUV所吸引。特斯拉Model Y的官方发布后,小米YU7迅速“对标”跟进,加剧了市场竞争。此外,问界M8、方程豹钛3、广汽传祺S7、领克900、零跑B10以及极氪全尺寸旗舰SUV等多款全新SUV车型也将陆续登场。据初步统计,今年新能源车企推出的产品中,约有八成聚焦于SUV品类,且车型尺寸与空间均呈现出“大型化”趋势。

行业观察家指出,车企在新品推出上的高度相似性,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优胜劣汰的激烈程度。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预言,未来两年内,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的汽车市场竞争将尤为白热化。特斯拉数据显示,该价格区间内销量领先的SUV车型月销量已突破6万辆,成为特斯拉销量的重要支柱。业内认为,若中国新能源品牌能达到5万~6万辆的单车月销量,将足以稳固其市场地位。目前,理想L6在此价格区间内销量领先,月销量近3万辆;问界月销量也正逼近2万辆,显示出中国新能源车型的巨大发展潜力。

“三高”特征凸显,自主品牌高端矩阵崭露头角

当前,中国自主品牌展现出高端定位、高续航、高智能(算力)的显著特征,正逐步改变外资品牌长期占据的高端市场格局。众多中国品牌通过提升产品定价,实现品牌溢价。数据显示,极氪车型平均售价约为30万元;华为鸿蒙智行旗下车型成交均价在去年年末已接近40万元(去年11月为37.9万元)。相比之下,BBA的客单成交价却呈现下滑趋势。截至去年年底,特斯拉成交均价为27.2万元,奥迪为26.8万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290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可能是传统BBA维持一线豪华品牌地位的最后一年,2025年中国自主高端品牌有望在销量上超越传统BBA。此外,传统汽车制造商孵化的二代新能源品牌立足高端细分市场,销量持续增长,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动力。

趋势展望:独特性与情感价值成为竞争关键

行业专家指出,过去汽车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配置等实用性层面,难以带来产品溢价,难以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中创优品汽车科技董事长孙学琛强调:“相较于成本竞争和价格竞争,魅力属性能够为企业带来溢价。”他指出,当前新车竞争已延伸至尺寸、颜色、配置等多个领域。车企应借鉴提供情感价值的消费品,通过快速迭代魅力型个性化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推动有内涵的营销,促进良性竞争,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业内专家进一步指出,当前车企单纯依靠降价已无法维持长期生存,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独特性和品牌的情感价值。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向上”发展必须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